乐居财经 徐迪 5月7日,深圳恒赛福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恒车通停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学斌与地产深一度对话时表示,大多数物业企业实际上是综合性物业,旗下住宅、写字楼、商业等各种业态都有涉猎。若以综合性物业的身份去拓展非居住市场,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也未必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非居物业,除了限制多之外,竞争也非常激烈。要实现突围,万变不离其宗:
其一,树立品牌,比如形成服务医院、学校、城市服务等细分市场的相关品牌,从众多综合性物业企业中区分开来,拥有独特的品牌价值;
其二,根据行业特点将企业升级改造,将新技术、新科技、新产品引入到相关赛道中,才能在相关领域得以发展;
其三,这些赛道或是未来中小型物业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大型综合型物业企业在这些领域不一定具有较大优势。
在社区服务方面,物业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养老、托幼等领域,虽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但本质上不是物业管理的范畴,物业企业并不具备相关专业能力,也很难实现突围。因此,在这些赛道上物业企业没必要进行太多尝试,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养老、托幼企业,整合相关信息、服务资源,从而在这些服务中获得相关利益。
唐学斌表示,未来不少物业企业的房地产母公司可能会破产,从市场上消失,但旗下物业企业大概率不会消失。除少数央国企,大多数物业企业不得不独立运作,物业和房地产这两大产业彻底分离,短期来看可能是坏事,但长期来看是好事。
物业独立运作可能是一次重大契机,脱离地产庇护或利益输送后,很多物业企业不得不面对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会在品牌定位、盈利来源、效率服务等方面得以纠偏,几年调整后市场会进入新的发展格局,从这一角度来看,可能是一个分水岭。
不过,物业管理还需要思考如何从单一靠物业收入支撑利润的模式上转变。物业管理本质上属于民生服务,靠物业费挣钱对上市公司来说故事讲不久、也讲不好,因此,必须开展社区服务、多种经营,但物业企业在这一领域摸索了多年,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突破,这才是未来物业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地方。
从这一层面分析,物业企业的利润何时从基础物业服务转型到社区增值服务为主,才是真正的行业分水岭。